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致感染的疾病,是兩種全世界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並且對醫療系統造成沉重負擔。雖然肝病在香港很常見,但是關於本港的病毒性肝炎患病率,近年卻沒有具代表性的調查。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涉及10,256人、針對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患病率的全港性研究。此次研究確定了香港對於防治肝病、以及改善與肝臟健康有關的多個需求範疇。
世界衞生組織關於在2030年消滅病毒性肝炎的目標
2016年,世界衞生組織確立了2030年消滅以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為主的病毒性肝炎,解除病毒性肝炎對公共衞生的威脅。該目標包括:提高診斷覆蓋率達到90%、確診患者的治療覆蓋率達到80%、新發病毒性肝炎感染率減少90%,以及與病毒性肝病相關的死亡率減少65%。世界衞生組織的2017報告指出,全球乙型肝炎的診斷覆蓋率只有9%,而治療覆蓋率則有8%,預示著大量的公共衞生工作需要展開。
肝病在香港很常見,乙型肝炎病毒更是致病主因。在普及乙肝免疫接種計劃於1988年推行之前,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在分娩期間或分娩後的母嬰傳播;乙型肝炎病毒還可以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例如共用受污染的針頭和性接觸。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可能成為慢性帶病毒者。由於大多數的乙型肝炎帶病毒者無明顯症狀,大多數患者直到乙型肝炎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時,才被診斷出來。肝癌是致命的癌症,其死亡率在男性中位列第三,在女性中位列第四。在2016年,香港有1,540名患者死於肝癌。
研究方法
港大的研究團隊聯同香港肝壽基金會於2015至2016年期間訪問了全港18區,舉行健康推廣講座,並為18歲以上的志願者提供了免費的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病毒的血液檢測,以及要求志願者填寫一份兩頁的社會經濟和醫學背景的調查問卷。志願者若是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研究團隊會為他們提供轉介信,讓他們接受下一步的專科檢查。
研究結果
此次研究於19個月內招募了10,256名志願者。男性和女性志願者的年齡中位數分別為50.4歲和52.3歲。參與研究的志願者來自全港18個區,特別是元朗(10.8%),港島東區10.7%)和觀塘(10.4%)。
乙型肝炎在香港的總體患病率為7.8%(男性8.8%,女性7.3%),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48%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志願者,在此次研究之前並不知道自己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況,在普及乙肝免疫接種計劃推行之前出生的志願者之中,乙型肝炎患病率為8.3%;而在普及乙肝免疫接種計劃之後出生的志願者,乙型肝炎患病率仍為1.8%。丙型肝炎在香港並不常見,其患病率為0.3%。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常是自限性感染疾病,沒有長期後遺症。志願者之中,65.1%有甲型肝炎抗體,33.3%有戊型肝炎抗體,與2001年的一項調查比較,有顯著增加。在家庭收入較低的志願者中,帶有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抗體者,更為常見。
研究的重要性及建議
港大研究團隊基於此項首個針對病毒性肝炎患病率的全港大規模人口研究,證實了乙型肝炎仍然是香港的一種常見疾病,也證實了1988年開始實施普及乙肝免疫接種計劃的有效性。由於在此次的研究中,幾乎半數的乙型肝炎患者並不了解自己的病情,此次研究結果顯示了提高公眾對乙型肝炎病毒的認識與篩查的逼切性,特別是如果香港要在2030年實現世界衞生組織消滅病毒性肝炎的公共衞生目標。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李樹芬醫學基金會基金教授(內科)袁孟峰教授指出:「為了實現世界衞生組織在2030年的目標,實施全人口乙型肝炎病毒篩查是必要的。如果我們要改善診斷和治療覆蓋範圍、並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是需要一個全面的健康保健策略。」
關於研究團隊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李樹芬醫學基金會基金教授(內科)袁孟峰教授和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司徒偉基醫生多年來一直從事乙型肝炎病毒和與肝臟相關的研究。他們目前正在開展多項觀察性和介入性研究計劃,這些研究成果將會為香港社區醫療服務提供更多的指導意見,及促進香港社區醫療服務的發展。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kefa@hku.hk )。
如欲瀏覽新聞圖片及簡報,請登入以下網址:http://www.med.hku.hk/news/。